2.观察患者胸壁起伏,是否有呼吸迹象,或者使用中指和食指对颈动脉进行检查,发现呼吸异常时,呼叫身边的人拨打120并寻找AED。

3.当确定没有颈动脉的波动时,实施CPR(心肺复苏)并等待AED和医护人员的到来。

①(胸外按压)暴露上胸,解开腰带,保持呼吸道畅通。找到患者两乳头中间位置,五指外展,右手与左手锁住,肩臂部与胸臂垂直,以100-120次/分钟的频率用力按压,按压深度为5-6厘米,按压过程不可中断。

②(开放气道)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并清除,用左手放在患者的额部向下压,右手的食指及中指放于患者的下颌处,上抬下颌,保证下颌与耳部的连线与地面垂直。

③(人工呼吸)用毛巾或纱布盖住病人的嘴,用手捏紧患者鼻孔,屏住呼吸,用嘴包住患者的嘴,快速将气体吹入,同时观察患者胸壁的起伏,连续进行两次。

以上为急救的一个循环,持续心脏按压,保持心脏按压30次并人工呼吸2次,即胸外按压:人工呼吸=30:2。

4. 患者无反应即继续进行循环,坚持等到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和医护人员赶到。

注意!

心肺复苏一旦开始

在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前

千万不要停止!

如现场获得AED

需第一时间使用AED

为患者进行除颤!

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心肺复苏

停止条件

1.CPR生效

患者出现以下体征:

①被救人员的面色、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。

②被救人员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跳动。

③被救人员的手足抽动,眼球活动,发出呻吟声。

2.CPR无效

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,患者呼吸与脉搏没有恢复正常,患者瞳孔散大固定。

3.专业的医护人员赶到接手抢救。

在我国,每年约有54.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

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

因心搏骤停而死亡

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开展

全民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活动

推动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

在学校、机场、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

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

就是为了让更多人

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术

方便非专业施救者对危重病患进行救助

提升急救的成功率

掌握心肺复苏知识

哪怕你不是专业医护人员

也许在危急时刻

也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

微信改版啦

现在刷到我们的摸鱼科普贴全凭缘分

没有星标的订阅号推送会延迟

并且只能看到标题和小图

大家记得把 健康河南 “星标3连” 哦~

大家都在看:

省级特招特岗开始了!共招2600人,有补助、有编制、可提前参加考试!

两天未拔,卧室烧光!你家可能也在用→

睡觉时若出现这些异常,可能是大病“敲门”的信号,别再掉以轻心!

微信要收费了?官方回应

1个榴莲顶3只鸡?其实榴莲这么吃很补→

[end]

责编|陈紫寅

校对|王 一

审核|郭 金

来源|江西疾控 、科普中国 、极目新闻、郑州疾控观察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