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古运河的水面上,晨光熹微,6 条赛艇如离弦之箭般向前飞驰。2025 年全国赛艇锦标赛的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,浙江队的姑娘们身着红色赛服,动作整齐划一,桨叶入水时激起的水花如珍珠般散落。最终,她们以 6 分 18 秒 23 的成绩夺冠,打破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,也让绍兴古运河的赛艇赛事成为 “体育与文化交融” 的典范。

赛艇的核心是 “团队同步”,八人艇需要每位选手的划桨节奏完全一致,桨叶入水角度、划水深度、出水时机都要精准控制,否则会产生阻力,影响速度。浙江队的制胜秘诀是 “节奏把控”:她们的划桨频率稳定在每分钟 34 次,桨叶入水角度保持在 15 度,划水深度 30 厘米,“每个动作都像用尺子量过一样。” 舵手陈曦说,她坐在赛艇尾部,负责观察对手位置和调整方向,同时用口令控制节奏,“‘一二、一二’的口令要清晰,让每位选手都能跟上节奏,比如‘一’的时候入水,‘二’的时候出水。” 决赛中,浙江队在前 500 米处于落后,但她们没有慌乱,而是保持节奏,在 1000 米处通过 “加速划”(划桨频率提高到 36 次 / 分钟)实现反超,最终领先第二名 6 秒夺冠。

团队的 “默契培养” 是长期积累的结果。浙江队的 8 名选手每天一起训练 6 小时,除了技术训练,还要进行 “同步训练”—— 她们会站成一排,跟着音乐节拍做划桨动作,甚至连吃饭、睡觉的时间都尽量一致,“要让身体形成肌肉记忆,不用看队友就知道什么时候划桨。” 选手王芳说,她和队友们还会定期进行 “心理辅导”,分享训练中的困难,增强团队凝聚力,“赛艇是团队项目,一个人强不算强,八个人同心才是真的强。”

赛事的 “古运河特色” 让赛艇运动更具文化底蕴。绍兴古运河有着 2500 年的历史,赛段途经八字桥、广宁桥等历史古迹,选手们在比赛时既能感受速度的激情,又能欣赏古运河的美景。主办方还在岸边设置了 “赛艇文化展”,展示赛艇的发展历史、绍兴古运河的航运文化,还邀请市民乘坐观光船观看比赛。来自江苏队的选手李娜说:“在古运河上赛艇,感觉像在历史中穿梭,这种体验很特别。” 如今,绍兴已有 3 所中学开设赛艇课程,青少年赛艇队伍达到 8 支,15 岁的小将陈雨欣在此次赛事中担任 “替补队员”,她的梦想是 “加入浙江队,参加奥运会”。夕阳下,浙江队的选手们举着冠军奖杯在古运河畔合影,古运河的水静静流淌,见证着她们的荣耀与梦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